中医药发力健康养老产业 治未病理念深入人心
AA

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集防病治病、养生保健于一体,具有临床疗效确切、预防保健作用独特、治疗方式灵活、费用比较低廉的特色和优势。在全民关注健康,关注生活质量的当下,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等以中医药方法保障人民健康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针对医改面临的诸多问题,有没有“中国式解决办法”?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拥有良好的群众基础的中医药正在焕发勃勃生机,并将在健康中国的国家战略中发挥更多作用。


  中医药能够为人民群众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人群患病,十分符合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要求。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有助于提高医疗卫生服务的公平可及,控制医药费用,提升全民健康素养,增进人民健康福祉,建立政府承受得了、群众负担得起、财政可持续保障、中西医并重的中国特色医疗保障制度和卫生与健康发展模式。


  2020年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


  《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实现人人基本享有中医药服务:一是要使人人都能通过基本医疗保障享有中医药服务;二是让人人享有方便可及的中医药服务。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将重点要抓好三方面工作:


  第一,促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在目前中医药健康管理服务项目覆盖率已达到40%以上的基础上,稳步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标准、丰富服务内涵,向城乡居民统一提供中医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第二,完善覆盖城乡的中医医疗服务网络,加快中医养生保健服务体系建设,使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明显增强,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中医药服务可得性、可及性明显改善,有效减轻群众医疗负担,进一步放大医改惠民效果。第三,完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鼓励中医药提供和使用政策,在规范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的基础上,逐步扩大纳入医保支付的医疗机构中药制剂、针灸、治疗性推拿等中医非药物诊疗技术范围,鼓励提供和使用适宜的中医药服务。适当提高新农合中医药报销比例。探索鼓励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的医保支付政策,引导发挥中医药特色和优势。


  据介绍,“十三五”期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国家卫生计生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以及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等部委联合启动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行动计划,持续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将在8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70%以上的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馆、国医堂等中医综合服务区。


 

热门排行